吃素也会引致脑退化?有医生分享病例指,一名长期茹素的女子最近有脑退化迹象,求医检查后证实是“营养失衡型”的脑退化。医生怀疑该患者缺乏1种营养素,补充营养6个月后,成功恢复记忆力。医生提醒,素食人士容易忽略3大营养素,需多加留意。
女子食素患脑退化 疑缺乏1种营养素
家庭医学科医生陈欣湄在《健康2.0》节目分享个案指,该名女子已经茹素40至50年,近日家人发现她有脑退化迹象:接触过的物品很容易遗失,并把物品放在奇怪的地方,例如把钥匙放在花盆里,于是带她求医检查。
食素易缺3大营养 女子补充营养后恢复记忆
经问诊及检查后,陈医生发现证实她患有“营养失衡型”的脑退化,因为吃素导致缺乏维他命B12。经注射及口服维他命B12,该女子在六个月后,逐渐恢复记忆力。
素食人士容易缺乏哪些营养素?陈欣湄医生表示,素食习惯并没有问题,但容易缺乏种营养素,应在日常生活中补充:
素食人士容易缺乏的营养素
1. 缺乏蛋白质:
原因及影响:许多素食者在外出用餐时为了方便,通常以淀粉为主食。蛋白质只能从豆制品中获得,导致摄取比例相对较低,导致肌肉流失、免疫力下降、头发容易断裂。
2. 缺乏矿物质(例如钙、铁、锌):
原因:进食动物性食物时,吸收率较高;反之,进食植物性食物的吸收率较低,若不刻意补充,很容易出现矿物质不足的情况
缺乏铁质的影响:导致免疫力下降、易疲倦、缺铁性贫血
缺乏钙质的影响:导致容易抽筋、指甲易断、失眠、抑郁
3. 缺乏维他命B12:
原因:含丰富维他命B12的食物包括:蛋、奶、鱼和肉类,纯素食者容易缺乏这种维他命。
影响:缺乏维他命B12容易导致头晕、易疲倦、精神难集中。
素食人士较常吃什么?为何容易缺乏营养?根据本港卫生署资料,素食是指以植物为主要食粮,主要可分为4类:蛋奶素食、蛋素食、奶素食、全素食,饮食习惯如下:
素食4大类型
1.蛋奶素食
不吃动物性食物及其制品,但吃蛋类和奶类制品。
2.蛋素食
不吃动物性食物及奶类制品,但会进食蛋类。
3.奶素食
不吃动物性食物及奶类制品,但会进食蛋类。
4.全素食
只进食植物性食物,所有蛋类、奶类、动物的肉、内臓及来自动物的食品如蜜糖和燕窝等都不吃。
脑退化10大症状 情绪突变也是警号
脑退化患者会出现什么症状?根据本港卫生署资料,本港每10名70岁或以上长者中,便有1人患上认知障碍症。“脑退化症”即“认知障碍症”,是因大脑神经细胞病变而引致大脑功能衰退的疾病。
患者的记忆、理解、语言、学习、计算和判断能力都会受影响,部分且会有情绪、行为及感觉等方面的变化。据卫生署资料,脑退化10大警告讯号如下 :
*丧失记忆以致影响日常生活
*处理事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
*对执行熟悉的工作感到困难
*对时间及方位感到混乱
*对视觉影像及空间关系的理解有困难
*说话或书写选字表达有困难
*随处乱放物件及不能回顾摆放过程
*判断力衰退
*失去工作或社交活动的热诚和主动性
*情绪或个性改变
吃素营养不足恐脑退化 留意前中后期症状
如何可分辨脑退化症状?脑退化早期会抑郁?根据卫生署资料,认知障碍症(脑退化症)病情发展分为早期、中期和晚期3大阶段,征状如下:
*早期:
变得健忘,尤其是忘记刚发生的事情,做复杂家务时有困难;
情绪可能改变,包括感到抑郁和焦虑。
*中期:
变得更加健忘,尤其是近期事件和人名沟通(说话和理解)愈来愈困难;
在没有相当支援下无法独自安全生活,漫无目的地徘徊、反复提问等。
*晚期:
无法认辨亲友、大小便失禁;
行为可能变得更加异常,包括袭击他人和焦燥举动。
食素如何补充营养?卫生署教均衡饮食5大贴士
茹素人士可如何补充蛋白质等营养素?卫生署建议素食者参照以下准则,透过“均衡饮食”摄取全面的营养:
*进食谷物类守则
应尽量选用未经精制的谷物类,如糙米饭、燕麦和全麦面包,或添加了营养成分的早餐谷物片。
*进食蔬果类守则
应选择不同颜色和种类的蔬果以摄取不同的维他命及矿物质;切勿把蔬果烹调过久,以免流失营养素。
*进食奶类守则
奶素食者应进食适量的低脂奶类及代替品,以帮助吸取足够的蛋白质和钙质。
*进食蛋白质类守则
应食用多元化的坚果、种子、豆类和大豆制品,蛋素食者可从蛋类食物吸收高质素的蛋白质。
*进食油盐糖类守则
可选用健康植物油,但油脂和调味料不宜大量使用。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