酸梅汤人气直逼珍珠奶茶?近日,《花10元去中医馆配酸梅汤》的话题在内地爆红,掀起一股喝酸梅汤的热潮。有网红直播自己到中医馆抓药及煲酸梅汤的过程,影片吸引超过2,000万人观看,大批网红纷纷追捧酸梅汤的养生功效,不只把中医馆当成打卡点,蜂拥去抓药,甚至有人将酸梅汤汤包当成火锅汤底。
酸梅汤直播吸引2000万人围观 掀内地养生新热潮
▲网红追捧酸梅汤是便宜又好喝的养生饮品。影片截图:抖音南昌李知恩
▲有网红认为中药房打败了奶茶店。影片截图:抖音棒棒鸡丝Vibe
▲有网红订购了一整箱包装好的酸梅汤。影片截图:抖音吃口小粘糕
综合内媒报道,有网红在抖音直播自己到中医馆抓药及煲酸梅汤的过程,不到人民币10元就可以买到一剂酸梅汤汤料,便宜又好喝。 片段吸引超过2,000万人观看,令“花10元去中医馆配酸梅汤”话题登上平台热搜榜。大批网红随即跟风,拍摄走进中医馆看诊、开方抓药、煲酸梅汤的过程,更号称“这是更适合中国人的饮料”、“打败奶茶店”等。
酸梅汤成为火锅汤底 中医馆变打卡热点
▲大批网红跟风展示药单和抓药过程。影片截图:美食探店博
▲网红利用医保购买酸梅汤。影片截图:抖音滁州遛娃日记
▲甚至将酸梅汤当成海底捞汤底。视频截图:抖音这太好Drink了
这股热潮越演越烈,甚至出现不少夸张行径,例如,网红带着摄影机到访医馆,仿佛将看诊的地方当成了打卡胜地,甚至有人去吃海底捞时,将酸梅汤材料倒进火锅当成汤底。不少医馆更趁着热潮,将酸梅汤配方放在店内最显眼的位置招徕; 浙江省更有中医院表示,酸梅汤订单暴增,医院已经断货。
另外,从多条片段中可见,不少网红都是“刷医保”,仅花不到人民币10元的低廉价格,就能买到一份原材料,甚至是已煲好包装好的酸梅汤。因此,杭州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日前向各定点医疗机构发出告示,解释酸梅汤属于中药保健类饮品,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,更表示将会进行核查,一经发现违规将严肃处理。
有助消化但非人人适合 中医指3类人忌喝
虽然风潮还未吹到香港,但很多香港人都喜欢一边吃火锅,一边喝酸梅汤。注册中医师古铠纶接受《星岛头条》访问表示,乌梅汤(酸梅汤)算是百搭的凉茶,具开胃、生津、帮助消化的食疗功效,味酸,性平和,可以作为日常饮料,大部分人饮用都没有问题,但有3类人要特别小心。
乌梅汤用的是甚么材料,有何功效?古铠纶医师表示,煲乌梅汤没有固定的材料,但传统会使用乌梅、山楂,另有些人会加桂花、甘草、陈皮等。 主角乌梅,功效是敛肺涩肠,止久嗽泻痢,反胃噎膈,蛔厥吐利,消肿涌痰,杀虫,又治泻痢烦渴,霍乱吐下,下血血崩。
他指出,乌梅汤主要作用是生津,当容易口喝的时候、夏天流汗较多,或秋天干燥都适合喝,也可以在吃饱吃滞后饮用消滞,每日喝1至2杯已经非常足够。 至于不少香港人边吃火锅,边喝酸梅汤的习惯呢? 古医师亦表示这样没有问题。
但他提醒,乌梅汤一般不会在空腹时喝,加上多数是冻饮,不建议喝太多。再者,乌梅汤属于凉茶的一种,并非人人适合饮用,例如胃病患者,饮用后可能引起身体不适。
3类人避免喝太多酸梅汤
患胃病者:胃部会有“顶住”的感觉,或会有痰
糖尿病人:煲乌梅汤时,会加入很多冰糖或白糖,糖尿病人要小心饮用
筋骨损伤人士:中医认为“酸味入筋”,酸性食物对筋有收缩的作用,因此但凡筋骨损伤、容易拗柴,或反复出现韧带损伤的人士,都不宜吃太多酸的食物
1杯酸梅汤等于2粒方糖 但比2种饮品健康?
另外,营养师李杏榆接受《星岛头条》访问,以营养学角度分析酸梅汤是否健康。她表示,食谱不同,酸梅汤的糖分含量也不同,没有一个固定份量。但以一般酸性饮品而言,需要1至2茶匙的糖要冲淡酸味。换言之,1杯味酸甜适中的酸梅汤,可能含有5至10克糖。
李杏榆表示,有说法指,酸梅汤的材料例如山楂、乌梅、桑椹等,酸性重有助改善胃口; 山楂及薄荷,中国人则认为可增强消化力及化胃气。但她提醒,若经常饮用,摄取过多糖分有机会影响正餐食欲,甚至增加总卡路里的摄取。
有什么人不适合喝酸梅汤?甚么时候饮用最好?李杏榆表示,一般成年人当成消暑饮品,喝1杯并无问题; 但消化力较弱、胃酸分泌较差,或有幽门螺旋菌,干扰胃酸分泌的人士,都未必适合饮用,因可能导致胃部不适及胃酸分泌失衡的情况。 她也建议,最好是早上及午间饮用,避免在晚上喝,因为酸梅汤始终是含有糖分的饮品。
酸梅汤比2类饮品健康?她补充,比起台式饮品或茶餐厅奶茶,酸梅汤依然是相对健康的选择。因为奶茶会添加鲜奶或花奶,含有脂肪,而台式饮料也可能会加珍珠、芋圆等配料,增加了碳水化合物。酸梅汤的卡路里全都是来自糖分,山楂、乌梅、桑椹、甘草、薄荷本身卡路里很低,因此总热量一定较低。
那么,自己煲酸梅汤完全不加糖就是最好吗?李杏榆表示否定,完全不加糖会令酸梅汤酸度太高,有可能影响胃的消化力及胃酸分泌,应该要控制糖量,或使用代糖、稀有糖等。
李杏榆提醒,喝所谓养生饮品应小心糖分,因大多养生成分,如莲子、花胶、雪耳等本身是没有味道的。要煮得养生又美味,都会加入冰糖、椰汁等,令整体味道容易接受。 她以桃胶为例,桃胶只是树脂,但大家听到“胶”就有增生胶原蛋白错觉,为此而吃桃胶糖水,结果却只是摄取了糖分。
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,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。